经历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白酒,可以最好的体现出我国人文的价值了。而且关于白酒的酿酒探索上,学者们都一直未停止过。从古至今的酿造技术都未曾放弃过,可以说得上不管在任何社会环境下,一直都未曾间断酿造蒸馏酒的奥秘。

一、蒸馏酒的起源
我国的蒸馏酒的历史发展在旧史的记载均以元代为起点,《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
宋朝以前,采用中国发酵法所获取的酒,酒精浓度难以超过20度。元朝时期,蒙古人远征中亚、西亚和欧洲,使得西方的蒸馏酒法传入中土。而后,酿酒者发又把欧洲人本来是蒸葡萄酒的器物,变成了蒸谷物酒。获得蒸馏酒法的元人,利用酒液中不同物质具有不同挥发性的特点,把最易挥发的酒精蒸馏出来,获得了最高浓度约70%的蒸馏酒。元人蒸馏酿酒,先使用与黄酒类似的方法用酒曲发酵,继而蒸馏取酒。

这时候我国的蒸馏酒的历史发展给当时的朝代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时候的社会上,饮酒风俗也开始全面倾斜于蒸馏酒。蒸馏酒也为白酒的演变开立了一个很好的开头,蒸馏酒会有这么高的度数首先就源于其采用的原料,这种原材料一般都是富含天然糖分或容易转化为糖的淀粉等物质的。糖和淀粉经酵母发酵后产生酒精,酒精的沸点是78.5°,水的沸点是100°,将原来发酵的酵液加热至两点沸点之间,就可以从中蒸发和收集到酒精成分和香味物质,然后将其冷却,就可以得到无色,气味却辛辣刺鼻的酒液,一般发酵酒度数低于20%,而蒸馏酒可以高达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