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戏说酒的变化史
以我们现在的认知,通常认为古代的酒就是黄酒那样的或者糯米酒那样的, 说到中国的酒文化,我们不得不提到黄酒和糯米酒。在古代,人们经常喝的酒就是黄酒或者是糯米酒那样的,而现在大家比较喜欢喝的是白酒,因为这种酒的度数不高,所以也被称为高度白酒,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实我国古代的酒也有不少种类的,像以我们现在的认知认为,通常认为古人是黄酒那样的还是糯米酒那样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和历史背景,因此不同的地区所酿造出来的酒也是不同类型的,比如四川、贵州等地出产的黄酒和北方地区的烧酒都属于清香型;而在南方的一些地方,例如云南等一些偏远的地方则会选择用甜味剂去增加酒的风味,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文人在诗词中常说的“无酒不成宴”。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大家都有这些讲究,那古代的酒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酒的变化史,一起来看看吧!
从夏朝开始,我们的祖先已经发现了谷物发酵之后得到的一种液体-—酒精(乙醇),但当时还没有蒸馏技术,酒的主要成分是水与各种糖类以及蛋白质、氨基酸和其他杂质。到了周代时期,出现了一种专门用来制作葡萄酒或其他饮料的微生物群落,这就是最早用于制造葡萄酒的陶器。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一带生产的果子经过自然成熟以后便形成了含酒量很低且味道极其浓烈的美酒,这也是后来才出现的蒸馏法工艺。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时就有了利用粮食来进行制曲、发酵、取酒的方法,从而有了使用秫或者大麦作为主要原料的酒,并且这个时候还有一种叫做醴的情况发生,而且这种酒非常的受欢迎,甚至还成为了宫廷里必备的饮品之一。到了秦汉时期,由于农业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一个支柱行业,使得国家经济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到了唐宋时期,更是出现了大量具有特色的小作坊式的酒业,可以说是相当盛行了。
当然除了以上三种说法之外,对于我国的白酒来说,它的产生也是有着一定的规律性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殷商晚期。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表明:距今四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有了对酒的认识,不过那个阶段并不适合酿造美酒。直到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记载,当时人们已掌握了将水果放入容器中后再加工食用,这样就可以获得美味的食物,也就奠定了酒文化的基础。
话说酒文化
酒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个文化符号。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饮用白酒的习俗和规矩,而我国的酿酒历史也源远流长。《诗经·大雅》中记述“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这便是最早关于制曲酿造美酒的文字记录;唐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兰亭集序》,其词云:“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这是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概括;宋朝时出现了蒸馏技术,使中国的蒸馏酒开始出现。“烧酒”作为当时一种高度浓缩的高酒精度的烈性酒被广泛地运用于制作各类美味佳肴和宴会上,成为享有盛誉的中国传统名酒之一。此外,“绍兴黄酒”、“九江双蒸米酒”;明朝时期人们发明了发酵工艺后,将这些原料放入陶缸之中进行自然发酵陈酿;元末明初形成一种独特的香型——兼香型,此种酒又称复香型,属酱香型酒;近两年由于市场需求增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趋向于购买其他类型的美酒来品尝,这也为国内生产白酒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