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星造酒的传说
“酒旗,酒官之旗也, 酒旗,是古代造酒用的旗帜。在《说文解字》中“秫稻必齐”的解释,表明:米粒若作醴酪,嚼之即成美醪;用糯米酿成的酒则为浊酒。
中国古人善于制曲、酿酒,“麴蘖(音义)”、“糟粕”(音义),都与酒有关。《世本八种》(增订版)陈其荣谓:“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
据《吕氏春秋·食货志》载:杜康作秣酒。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在其作品《饮酒歌》,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红楼梦》第五回“金陵十里桃花岛,欲买桂花同游洞庭”。
宋代苏轼在其小说《江南春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江湖多戏谑刘伶不务正业,只求醉里挑灯看剑。唐时张旭三碗不过岗、李清照三杯两盏淡酒、陆龟蒙四次登高望远。王维送客尝美酒,兴尽晚回舟。苏辙叹曰:“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酒星造酒的传说是什么
说起酒星造酒的传说,很多人都听过。因为在夏禹时代人们就有了酿酒的想法,并且也出现了“仪狄做秫酒”的传说。
杜康是古代高粱酒酿制大师,他的发明创造被后人赞美为:“始作酒醪,色如琥珀,香气扑鼻”。后来杜康把剩饭放在树洞里发酵之后形成一种特殊的风味饮料,这就是“酒之所兴,肇自上皇......而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后世常以酒亡其国者”,就是这个道理。还有一句诗:黄河以东流,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几度春风,
到处都是佳酿。”
这些关于酒神的典故都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即《吕氏春秋》中的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史记·殷本纪》,其中提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并以此来说明我国古老文明中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社会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