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文化 > 正文

白酒的俗称,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白酒的别称

作者:zkivvip 发布时间:2024-03-24 09:18:57

白酒的俗称,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白酒的别称

在我国,白酒是当之无愧的国粹之一。自古以来,中国人便以其丰富的饮食文化和独特的酿造工艺而闻名于世,而白酒的俗称也从未间断过!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人们对饮用的饮料有着不同的称为和称呼,但实际上白酒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关于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对于“白酒”这一名称存在着一些争议。其中有一条较为权威的话:“酒为欢伯”,意思就是因为有了这个名字以后,“白酒”就被叫作欢伯或杯中物;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汉代始用蘖法制醫”;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烧酒”才是蒸馏白酒的一种称谓。“元时创设天锅、水井”。这两个解释都表明了中国的白酒没有一个固定的称呼,甚至可能还不够准确,不过还是需要我们多去了解白酒的历史文化以及它的衍生历史来进行判断吧!

首先,要清楚中国白酒是在何时的出现和演变,而非现在所说的现在的白酒的产生,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典故及诗词歌赋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白酒才一直沿用了下来。在《三国志》中有一段记载“建安七年(公元前130年),曹操将家乡产的高粱米粉碎后,浸入土窖中发酵十日而成。”这里提到了煮饭时加曲,然后放入容器,待温度降至36°C左右,加入适量的热水搅拌均匀即可食用。到了唐朝时期,李肇的《北山酒经》,专门讨论如何制作出美味可口的美酒。其中的详细内容如下:宋太祖赵匡胤曾写下著名的“九酝春酒法”(即指粮食经过多次反复发酵之后得到的液体):“凡酸败之酒皆可酌与甘泉共苦味。”

再者,“五齐六必”“六必七佐”“六常八必”“六必万全”“六德九般若汤”(亦是指喝醉后不省人事后的头痛);还有明清时期的杨慎在其《阅微堂杂缀》一书中说“昔人庄严执群臣,曰‘张仪’......今虽不言酒量大矣!”这段话的意思便是“酒可以乱性,但不宜纵情狂放,应随意消遣”。由此可见,在现代生活中所见过的“白酒”其实已经不是单纯的用来形容那种味道了,而是具有特定含义的产物,比如酱香型白酒就是由高品质糯谷和小麦酿成的,而且酿造过程中还会经历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晾晒等一系列繁琐且漫长的过程,所以也才会形成了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大曲浓香酒。

当然,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很多别称也是出现在了日常生活当中的。比如杜康酒、金波酒等等。这些别称都是源自于白酒本身的酿造工艺,但是由于酿造环境的不同以及酿酒原料的选择等方面的原因,所以在后来的酿酒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

更多茅台镇酱香酒资讯欢迎添加bj900826交流,免费学习白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