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酒知识 > 正文

果酒,作为酒水领域的一股独特力量

作者:zkivvip 发布时间:2024-12-17 09:12:14

果酒,作为酒水领域的一股独特力量,品种繁多却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规范,官方定义亦尚显模糊。消费者对果酒的认知多停留在表面,常将其等同于“水果酿制之酒”。葡萄酒往往被独立于这一范畴。因此,本文所指的“果酒”,特指“除葡萄酒之外的果酒”。

在我国,果酒作为一种新兴的酒类品种,备受瞩目。广义而言,以水果为原料,经发酵、浸泡等工艺酿制,或以水果风味调制的酒品,统称为果酒。当前市场上,果酒品种丰富,主要分为六大类:一是仿葡萄酒的发酵果酒;二是口感如饮料的果味配制酒;三是调配如果汁的果酒;四是融合米酒、啤酒风味的复合发酵果酒;五是仿白兰地的蒸馏果酒;六是仿白酒酿造的蒸馏型果酒。

当前,我国果酒市场正经历由导入期向成长期的关键转折,其发展潜力备受瞩目。众多酒企及销售渠道纷纷加入,共同推动这一品类市场的蓬勃发展。

经深入研究我国果酒市场,和君咨询洞察到中国果酒行业未来将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我国果酒市场崭露头角,增速迅猛,发展前景广阔。和君洞察:继酱香型白酒之后,果酒有望成为酒类市场增长最快的品类,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

1、坚实的产业基础,强劲的政策扶持,为中国果酒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前景一片光明。

果酒,酿造便捷、储存无忧,是处理鲜果的优质深加工典范。从食品深加工视角审视,其优势显著。它必将成为我国大水果产区突破加工瓶颈、稳固种植基础的优质项目,助力政府解决水果销售与加工难题,成为政策主导型项目,备受瞩目,因而可吸引众多社会政策资源助力其发展。

我国果酒产业根基稳固,政策扶持力度显著,为果酒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与坚实保障。

一方面,我国水果种植区域已实现规模化发展,原料采购成本显著降低。昔日水果价格高昂,今我国各地水果产区均已步入规模化种植时代,如山西运城的苹果、渭北高原的苹果、江西赣州的脐橙等,规模宏大。这些水果具备深加工潜力,原料采购成本亦十分低廉。

此外,国家政策正积极促进果酒产地的深加工,此举对果酒行业的发展大有裨益。技术角度分析,果酒酿造效率显著,毛利率更高;经营层面,作为农业深加工项目,果酒享受的税收优惠远超白酒(白酒消费税37%,果酒仅17%)。因此,在市场培育及与其他酒类竞争方面,果酒拥有更大的操作空间。

当前,我国水果深加工率不足10%,与发达国家70-80%的比率相去甚远。然而,我国食品加工业正迅速向标准化、规模化、自动化、专业化发展,产业布局持续拓展。农产品食品产业前景光明,潜力无限,预计国内市场将超过10万亿,其中“水果深加工”领域有望达到2万亿规模。果酒产业依托于成熟的水果深加工基础,产业链上游稳定可靠。

2、市场蓬勃发展,我国果酒行业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将实现规模性扩张,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大关。

我国果酒产业正处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关键阶段,目前果酒市场在我国酒类领域中所占份额不过1%左右。然而,近几年来,果酒销售额增长迅猛,年增幅高达15%以上,且持续扩大,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果酒在电商渠道的销量增长显著。据京东2019年公布的数据,其平台上果酒品牌已超300家,近五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0%;在2020年6.18期间及天猫55大促中,果酒销量增长率分别飙升至120%和400%。自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众多进口果酒难以进入市场,导致国产果酒需求激增,市场发展态势更加健康。

我国果酒市场,涵盖葡萄酒在内,销售额已突破2000亿元大关,非葡萄酒果酒份额更是高达300亿以上。展望未来五年,这一领域的销售规模有望突破600亿,甚至逼近千亿大关。

3、我国果酒的人均消费量,预计将迎来“指数级”的迅猛增长态势。

全球果酒行业的发展与人均GDP紧密相连。依据全球经济规律,当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消费趋势将转向品牌与品质,休闲消费盛行,女性及年轻群体成为消费主力。酒类市场亦然,优质饮酒理念渐成主流,高品质酒水及休闲酒水备受青睐,市场份额竞争中优势逐渐凸显。

一方面,观察果酒的人均消费量,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显著。全球果酒消费呈现“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达6升,亚太地区为1.2升,而我国仅为0.2至0.3升。数据表明,亚太地区人均消费量是我国4至6倍,发达国家是我国20至30倍。

另一方面,全球果酒市场迅猛扩张,其中日本与韩国的增速尤为显著。自人均GDP突破万美元大关,日韩两国家庭果酒消费量在过去十年间激增600倍,果酒已成为日韩民众生活中的必备饮品。日本梅酒、柚子酒等特色酒类已形成独特的亚文化,尤其是梅酒,其影响力已辐射至整个亚洲。

我国经济持续向好,人均GDP增速显著,多地人均GDP突破万美元大关。随着健康轻饮理念的普及、年轻消费群体和女性市场的崛起,加之果酒大品牌的推广与培育,我国果酒市场潜力无限,未来消费量有望实现日韩式增长。

4、展望未来,我国果酒产业蕴藏着全球规模领先的广阔发展前景。

全球果酒行业的发展与人口结构、消费群体阶段紧密相连。特别是20-64岁人口对人均消费量贡献显著,但各年龄段偏好差异显著。相较欧美,亚太地区,尤其是亚洲果酒市场增长主要得益于20-39岁消费群体的推动。日韩果酒市场十年间激增600倍,女性及年轻群体成为消费主力。

我国年轻一代对白酒兴趣渐减,转而偏爱果酒。80后、90后已成为果酒消费的中坚力量,未来10至20年,“00后”、“10后”也将陆续加入这一行列。据统计,80后、90后、00后、10后总人口达6.7亿,构成庞大的消费群体。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果酒消费主力及后备力量,他们知识丰富,观念开放,消费需求前卫,果酒消费趋势明显。对比世界及亚太地区,尤其是日韩的人均果酒消费量,随着我国人均GDP提升、消费主力及后备力量持续壮大、消费观念升级,以及果酒市场的不断成熟,我国果酒市场必将迎来高速增长和巨大规模。

人均GDP的稳步提升,加之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后备人口基础,共同推动了中国果酒市场的迅猛增长,为中国果酒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5、众多知名酒企竞相涌入,果酒市场的风口迹象初现端倪。

近期,我国知名酒企纷纷涉足果酒市场。五粮液作为先行者,自2000年起便推广其果酒系列。如今,五粮液仙林果酒在业内深耕多年,市场基础日益稳固。2014年,古井贡酒推出佰色果酒,2015年茅台亦加入果酒行列。2017年,茅台悠蜜的热销引发行业对果酒的广泛关注,众多企业纷纷投资果酒产业。同年,泸州老窖成立果酒公司,推出桃花醉玫瑰李子酒。

中国名酒企业纷纷进军果酒领域,果酒产业的高速发展已成定局。从小微企业引领到行业巨头加入,果酒品类的发展势头愈发强劲,市场影响力持续攀升。尤其是近三年,我国果酒产业再攀高峰,2019年江小白推出“梅见”青梅酒,短时间内实现爆发式增长,成为果酒市场一道亮丽风景。

政策扶持助力,增速如骏马奔腾,发展空间无限广阔,名酒领航前行,中国果酒行业,风头正劲,风口已然来临。

五年前,我国果酒产业尚在“区域品类化”的初级阶段,诸如广东荔枝酒、陕西苹果酒、河北杏酒、浙江猕猴桃酒、福建枇杷酒、安徽石榴酒、江西杨梅酒、东北蓝莓酒等,各具特色,各领风骚。

近年来,我国果酒产业迅猛发展,正逐步从“区域品类化”迈向“品类品牌化”,即特定品牌引领某一果酒品类,逐步确立领导地位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国产果酒尚无领军品牌。市场规模在5亿以上的果酒企业寥寥无几,而多数区域型果酒企业规模多在3000万上下波动。尽管茅台悠蜜、泸州老窖桃花醉、江小白梅见、五粮液仙林果酒等品牌发展势头迅猛,但整体仍处于市场起步阶段。与此同时,日本俏雅梅酒、美国绿雾、德国百人城等海外果酒品牌依旧在中国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果酒行业蓬勃发展,茅台悠蜜、泸州老窖桃花醉、五粮液仙林果酒、江小白梅见等品牌引领“品类品牌化”潮流,中国果酒正孕育崛起的龙头品牌,有望打破国产果酒无领军者的现状。龙头品牌的“引领性”作用一旦发挥,将加速行业发展,提升消费者认知和市场成熟度。

更多茅台镇酱香酒资讯欢迎添加bj900826交流,免费学习白酒知识。